《论·谈》
关于传媒业的两三事

1 月 23 日,第一期《论 · 谈》圆满结束。 

当天,五位传媒业的嘉宾结合他们本身在此行业多年来的观察和实操经验与大家进行分享。

错过了也没关系,MSAS 已为你整理出了精彩内容。

废话不多说,赶紧来看看吧!

01

大学生和当今社会的链接

叶添鸿

  • 拉曼大学学院(TARUC)传播及创意产业系院讲师

  • 《野田弘部落格 Kenn' Blog》内容创作者

  • 媒体行业光鲜亮丽的外表吸引了很多学生,但其实大部分人对于此领域仍缺乏充分的了解。
  • 如今科技发达,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人们获取与发布信息的主要方式,听电台、看电视的人数逐渐下降,传统媒体行业都在转型——电视转型成YouTube和Netflix、电台转型成播客、报纸变网媒。
  • 但无论传播媒介如何改变,“传播资讯”依然是其主要目标,而内容定向就成为了媒体的首要考量。
  • 媒体提供人们日常的“饮食”,媒体工作者需要了解什么样的文章适合哪些受众,在分享内容时须对其负起责任。
  • “媒介素养”是全民都需要从小培养的技能,但目前马来西亚公民还缺乏这样的意识。许多受众都等着媒体的“喂食”,无法自行衡量与过滤网络资讯的真伪。
  • 媒体工作者是未来社会走向和趋势的决策人,是塑造社会的重要人物。媒体工作者需从多视角、多观点平衡各类信息的发布,同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正面思维。在非原则性问题上可以有自己的立场,但不要去批判对立的一方就是错误的。
  • “网络搬运工”是否符合新闻工作者的操守、搬运过程中所负上的责任等,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每位大学生都是未来的传播者,要为未来的社会提供“饮食”,但是否“提供”正确的“饮食”,是需要加以把关的。
  • 媒体理解与接近的都是社会,因此从事媒体行业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
  • 大学生想要对这个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必须多听、多看、多写、多发表;要让自己时刻都处于“正在准备”的状态,跟上时代的步伐、社会的趋势。
  • 任何事情都不要只看表面,要学会往更深入的方向进行探讨。一个不断在提升自我、有内涵的媒体工作者,才能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

02

传统媒体的挑战与转型

吴玟伸

  • Astro Radio MY《MY 阳光灿烂》节目制作人

  • MY FM 如今已转型成为 MY,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的跨媒体平台。
  • 除了具有伴随属性较强的电台节目,MY已扩大市场,与跨界品牌和联名企划合作,同时制作了一系列综艺节目、网剧等,尝试将广播节目影像化。
  • MY 好玩系列综艺节目(如《MY好玩测谎机》《MY好玩木头人》《MY好玩大侦探》),邀请了许多网红艺人一起合作。可能很多人并不看好网红,但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有可取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在与他们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接触网络,取得双赢。
  • DJ在一个小时的广播节目中,说话的时间一般上只有10多分钟,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将讯息准确传达给听众尤为重要。DJ会将内容熟记于心中,以便能更顺畅、更自然地进行表达。
  • 做好了内容,才会有流量。最重要的是透过电台的力量输出内容,只要听众接收得到,就可谓是好的内容。
  • MY的内容定位以娱乐为主,广播电台的未来发展方向会走向何方,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无论电台节目方向是以娱乐还是资讯为主,只要想清楚、做好自己的本分,那就称得上成功。

03

自媒体创业经历与分享

陈锦雯

  • Headline Media Sdn Bhd 及 Weirdkaya 联合创办人、营销总监

Headline Media 简介
  • Headline Media(原为Kaya Biasa PLT)成立于2020年10月,由一群年轻热血的马来西亚青年联合发起。
  • 这是一家电子媒体公司,主攻时下流行热点内容创作。旗下平台包括 WeirdKaya(英文本地热点资讯平台)、文字碌碌(独中生专属中文平台)、ezLokal(马来文生活购物推荐平台)。
  • 盈利方向:网络文章、社交媒体图文、视频、播客、摄影、活动宣传等等。
  • 平台特色:“将用户与周边的世界以时下流行的方式接轨”;团队成员非常年轻,平均年龄23岁,思维活跃开放;按照客户需求定制专属行销方案;活跃于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了解用户习性,关联性强。

李秀盈

  • Headline Media Sdn Bhd 及 Weirdkaya 联合创办人、总编辑

Weirdkaya 简介
  • 创立于2020年10月。
  • 最初的内容定位:以英语作为媒介语,分享中国趣闻,让不谙中文的友族同胞能够获取与中国相关的新闻资讯。但受众的增长速度缓慢,需要另寻新定位、新方向。
  • 马来西亚中文自媒体市场较为饱和,相较之下,英文自媒体仍有空缺。Weirdkaya于2020年12月将定位转换为“本地新闻”后,逐渐获取本地读者的关注,目前的粉丝基数已超过79万人。
  • 内容焦点:专访、热门故事、读者投稿(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 希望产出的内容是对受众有益的,除了一般的新闻文章,也会创作趣味配图/资讯图表、视频、播客,以及梗图。
《文字碌碌》简介
  • Weirdkaya姐妹网,创立于2021年6月。
  • 开拓利基市场,目前的粉丝基数超过20万人。
  • 一个陪伴独中生成长的学习兼娱乐平台,希望能打破区域性地推动全马独中文化的交流。
  • 内容焦点:与独中师生相关的文章和故事、知识点随堂考。

陈颖仁

  • Headline Media Sdn Bhd 总务,《文字碌碌》创办人、总编辑

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 机遇:
  1. 一群互补和努力奋斗的队友;

  2. 市场空缺;

  3. 团队成员接触过新闻写作和营销领域,具有相关经验。

  • 挑战:
  1. 资金(最初只是凭着满腔热血开始创办自媒体,但随着其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才能维持公司的持续经营,如投放广告、组建短视频制作团队等);

  2. 社交媒体演算法的影响;

  3. 人员招聘(具备专业技能、认同公司的经营理念);

  4. 创新的内容创作、好的想法。

互动环节

问题:
有一种说法认为媒体是因受众而生,媒体所做的一切都会被受众影响;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媒体可以操控受众,媒体可以引导受众的行动。在传播的过程中,您认为媒体对受众的影响比较大还是受众对媒体的影响比较大?

叶添鸿:问题本身就是答案,媒体与受众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媒体因受众而生,如果没人看就没有媒体的存在;而媒体也可以操纵受众,左右整个社会方向。

不同的社会氛围、教育环境也会对其造成影响。例如说在马来西亚,整体来看媒体对受众的影响相对较大,这是因为大部分受众只会接收但不太懂得分辨信息的真伪。

问题:
新媒体圈子抄袭侵权的事件已屡见不鲜,您如何看待这类状况?

吴玟伸:媒体圈范畴很广(如电台、综艺、电影、电视剧、音乐等),较难找到最原始的出处,新媒体运营工作者的版权意识也有待加强,所以一般上很难判定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抄袭或侵权。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或内容创作者,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良知,为自己产出的内容负起责任。

问题:
新媒体时代之下,资讯变得易于获取,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虚假、低俗的负面资讯被广泛且快速传播。您认为对于思想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应如何在这海量资讯中保持独立思维呢?

陈颖仁: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都是发言人,都是传播者。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资讯,若要保持独立思维,自身就需多看、多摄取不同方面的资讯,再做判断。

陈锦雯:既然网络资讯已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教育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媒体素养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

问题:
会建议读媒体吗?媒体适合什么性格的人?出路怎么样?

吴玟伸:很多人觉得读媒体的学生“不太会读书”,是“发明星梦的人”才会选择的专业。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只要是想对媒体行业有贡献的人就适合读媒体。这一行业适合有想法、外向、擅于沟通的人,它的出路也很广(自媒体、电台、电视台等)。只要有心就一定会有出路,加油!

问题:
目前我是大一传播系的学生,不过我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这个专业,对未来也一片迷茫,有点担心怎么办?

陈锦雯:要通过实践去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尝试多几份不同岗位的实习,就会明确知道自己合不合适、喜不喜欢。不用有太多的顾虑,如果不踏出那一步就永远不知道会怎么样,慢慢探索,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李秀盈:大学时就告诉自己要不断地去尝试,即使不是与专业相关的领域也可以试着去接触,你可能会意外发现自己适合某个行业。

嘉宾们无私且真挚的分享,想必都让参与者受益匪浅。

预祝每一位对媒体行业感兴趣的同学,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感谢大家的参与, 

我们下一期再见!

查看微信文章: 中文版   英文版

重点摘要

王秋贤

文字编辑

盘韩颐

排版设计

许文耀